北京積分落戶政策已經下達,苦于4+2+7共13條,辦法通篇長文,許多十分期待落戶北京的朋友也沒有耐心看完,即使看完了,估計也沒看懂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結合《北京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和實際例子,來聊聊北京積分落戶的這些事。
《北京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出臺,本市將實行“4+2+7”積分落戶政策,符合4項資格條件方可申請積分落戶,積分算法共設9大指標,包括2項基礎指標和7項導向指標。積分落戶政策將從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試行三年。
4大資格條件 9大積分指標
按照《辦法》,只有符合4個資格條件,才能在本市申請積分落戶。這4大條件分別為:持有北京市居住證、在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7年、無刑事犯罪記錄。這意味著,申請積分落戶,首先得取得北京市居住證,這是本市積分落戶的一個重要前提。
在滿足4大申請條件的基礎上,將如何積分?按照《辦法》,一共設有9項積分指標,分為基礎指標和導向指標兩大類別,基礎指標包括2項:在京穩定就業、居住情況;導向指標包括7項: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能力、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守法記錄。
9項指標都賦予了一定分值,落戶總積分為各項指標的累計得分,如教育背景這項指標的賦分情況為:大學專科(含高職)積10.5分、本科學士學位積15分、研究生碩士學位積26分、研究生博士學位積37分。按照9項指標的分值測算,如果一個人到60周歲退休前,每一項指標都全部加滿,能達到的分數極值將為212.5分。
每年劃定不同分值 實施細則正在制定
據了解,本市積分落戶政策,將按照“總量控制+自愿申請”的方式,進行“先申請、后劃線”,每年將根據實際申請人員規模情況,結合年度人口調控目標要求,通過綜合測算統籌研究確定落戶分值,并向社會公布。“因為每年的申請情況會有變化,落戶分值和落戶規模年度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積分達到規定分值的申請人,即可落戶。據了解,如果多位申請人積分相同,只要達到當年的落戶分值,積分相同的申請人將不排名,都可落戶。落戶前,將經過公示環節以確保公平和公平。對于政策實施過程中弄虛作假的單位及個人,將被取消當年及以后5年的申請資格,已經落戶的也將予以注銷。
目前,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實施細則,以明確各項指標的認定標準和政策執行具體操作流程,將在2017年1月1日積分落戶政策正式實施前予以公布。
主要面向勞動者 與人口調控目標銜接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9項積分指標體系中,2項基礎性指標將是核心,在申請人總積分中占有較高權重。這也體現本市積分落戶政策的一大重要原則,即主要面向勞動者,因此在分值設計上,合法穩定就業的分值高于合法穩定住所,體現勞動積累的重要性。“政策的出臺,將為長期在京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居住、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建立一條公開公平的落戶渠道。”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
“城六區面積占全市平原面積的22%,但聚集了全市60%的常住人口和72%的就業人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積分落戶政策與人口調控目標是有效銜接和平衡的,將大力推進和實現2020年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個百分點的目標。”
雖然明年1月1日起實施積分落戶政策,但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并非從這一天開始就能進行積分落戶申請。“不是一年中所有時間都可以申請,每年將會有固定時間開放窗口。明年什么時候可以進行申報,目前還未確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臺的《辦法》將先試行三年,未來還將根據三年政策的實施情況,以及社會發展情況,不斷進行修訂。
解讀
“4+2+7”政策
按照《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申請積分落戶,要同時符合這4個條件:
1 持有本市居住證
2 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
3 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及以上
4 無刑事犯罪記錄
按照《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積分共分為9大指標,即繳納社保年限、連續在京居住年限、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能力、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和守法記錄等。
1.合法穩定就業指標
申請人每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積3分。
解讀:這是最基礎的一項積分,以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年限作為合法穩定就業年限的計分標準,要求申請人與在京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并連續工作滿一年及以上,或在京投資辦企業并連續經營滿一年及以上,或在京注冊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并連續經營滿一年及以上。
2.合法穩定住所指標
在自有產權住所每連續居住滿一年積1分,在合法租賃住所和單位宿舍每連續居住滿一年積0.5分。
解讀:無論是自有產權住所,或有合法租賃住所,都需連續居住滿一年及以上,當連續居住年限多于繳納社會保險年限,以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年限作為連續居住年限。
3.教育背景指標
大學專科(含高職)10.5分,大學本科學歷并取得學士學位15分,研究生學歷并取得碩士學位26分,研究生學歷并取得博士學位37分。
解讀:學歷(學位)的認定以申請人獲得的最高學歷(學位)為準,不累計,且不區分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如果申請人在工作期間拿到了在職研究生的學歷也可積分,但在讀期間繳納社保和居住年限的積分不再累計計算。不同學歷積分相差不小,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給高學歷人才設定較高的分數是為了保持就學與就業、居住的起點公平,學習一年的積分分值應與就業和居住一年的分值相銜接。
4.職住區域指標
居住地由城六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轉移到本市其他區,每滿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區轉移到本市其他區,每滿一年加4分,最高加12分。
5.創新創業指標
在科技文化及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國家級獎項最高加12分,市級獎項最高加6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管或核心技術人員、在創業企業投資或就業,每滿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在創業服務機構投資或就業,每滿一年加1分,最高加3分。
解讀:上述創新創業指標各項加分不累計,同時符合多項加分條件的,只計最高分。
6.納稅指標
近3年連續納稅,個人所得稅平均每年10萬元及以上或者投資的企業平均每年納稅20萬元及以上,加6分。
解讀:以上情況積分不累計,有涉稅違法行為記錄的個人、企業法人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申請積分落戶的,每條記錄將減12分。
7.年齡指標
不超過45周歲,加20分。
解讀:為何年過45周歲就不能加分?相關負責人表示,年齡指標主要是為了優化人口年齡結構,緩解北京的人口老齡化進程。隨著年齡增長,就業和居住兩項指標的得分都會累計增加,20分相當于多工作和居住五年的積分,可以適當彌補年輕人就業和居住年限較短的不足。
8.榮譽表彰指標
省部級以上勞模、全國道德模范或首都道德模范、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或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加20分。
解讀:以上情況積分不累計,如果國家相關表彰另有規定的,按國家規定執行。
9.守法記錄指標
申請人在本市因違法被行政拘留,每條行政拘留記錄減30分。
解讀:這是9項指標中,唯一一條純減分的指標。相比于之前的征求意見稿,《辦法》中絕大多數減分的內容都已經去掉,減分的內容只保留了“每條行政拘留記錄減分”和涉稅違法減分兩項。
案例
竇小樂今年34歲,是一名媒體從業者,2005年本科畢業來到北京工作,2006年與現在的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開始繳納社保,至今仍是一名普通職員,年薪10萬元左右,沒有得過獎也沒有違法記錄。2005年到2009年間,竇小樂一直租房居住,2009年在朝陽區買房,到今年已經在朝陽區工作生活了11年。
按照9項指標計算,竇小樂積分為74分。
就業積分:3×10=30分
住所積分:0.5×4+1×7=9分
教育積分:15分
年齡積分:20分
總積分:74分
核心
關于申請前提
居住證是申請積分落戶的前提
昨天,與積分落戶政策同步出臺的,還有《北京市實施<居住證暫行條例>辦法》。居住證與積分落戶申請究竟是什么關系?根據政策要求,持有居住證是申請積分落戶的前提條件,積分落戶是居住證“賦權保障”基本功能的一個衍生。
具體而言,居住證的申領條件相對較為寬松,面向大多數常住人口,使其能夠按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享有相關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北京市實施<居住證暫行條例>辦法》第十八條,對本市建立積分落戶制度進行了原則性規定。可以說,積分落戶政策是對該項條款的細化和落實。
關于多種落戶渠道
積分落戶與現有其他落戶渠道并行
據悉,在積分落戶政策出臺前,本市現行的落戶渠道主要有: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才引進、親屬投靠和工作調動等。在積分落戶政策出臺后,其他渠道是否將受到影響?積分落戶政策與其他落戶渠道又是什么關系?
在昨天本市積分落戶試行辦法的政策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積分落戶只是一條新增的落戶渠道,將與現行其他落戶渠道并行實施,積分落戶渠道主要面向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
關于落戶分值設置
落戶分值與戶口規模每年同時公布
有多少人可以通過積分實現落戶?明年會有多少積分落戶的指標?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年將根據申報情況進行聯審,而后同步確定當年的分值和規模,每年將向社會公布當年的實際落戶人數。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每年將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開放申報窗口,相關部門將進行申報數據的分析和匯總,明年的分值和規模目前都尚未確定。
關于申請流程
每年都可申請一次積分落戶
本市積分落戶辦法,將利用信息化辦理渠道,實行網上辦理,每年都可申請一次。據介紹,每年將確定一個時段集中申請一次,如果當年申請未達到落戶分值、第二年繼續申報的,申請人只需選擇更新發生變動的信息,未發生變動的信息保持原有得分不變。
申請積分落戶的流程為:向用人單位提交申請,由單位統一申報。單位統一申報完成后,市有關部門將進行聯動審核,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分部門逐項審核申請人提交的信息,匯總至人力社保部門,通過積分落戶信息系統計算出申請人綜合得分。
關于補繳
社保若因特殊原因出現空檔可補繳
在積分落戶的四個資格條件中,最為重要也十分嚴苛的一項為,需要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實際上體現了本市優先解決存量的發展要求。但是,針對人員流動、工作轉換會出現的社保空檔問題,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陳蓓表示,出臺的細則將會對可能出現的空檔期,做出具體說明,“會給出一個補繳期限的周期,比如是3個月還是5個月,將會在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中公布”。
關于未成年子女
未成年子女也可隨遷落戶
根據試行的積分落戶辦法,申請人在取得落戶資格后,其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落戶;其他家庭成員方面,配偶、父母申請落戶,仍可按照本市現行親屬投靠落戶政策辦理。(記者 林艷)
對話
積分落戶短期不會帶來人口明顯增長
對話人: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積分落戶的指標設計考慮多方訴求
北青報:九大積分指標中,設置了“職住區域”這項指標,是出于什么考慮?
市發改委:這項指標符合城市空間布局調整促進城區與郊區協調發展的要求,有助于引導優化人口布局,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到2020年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要比2014年下降15個百分點,因此為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對其中符合條件的相關人員到郊區就業和落戶給予加分鼓勵。
北青報:設置納稅指標,是否意味著在鼓勵“有錢人”落戶?
市發改委:納稅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請人對城市發展的貢獻,但在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中納稅指標分值比重有限,是否能夠落戶取決于申請人的綜合積分排名情況。此外,還將對有涉稅違法行為的申請人予以減分。
北青報:為何申請積分落戶的年齡要規定為法定退休年齡以下?
市發改委:在公開征求意見期間,社會公眾對年齡資格條件的意見較為集中。將申請人年齡條件規定為法定退休年齡以下,既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也擴大了可以參加積分落戶申請的人群范圍,更加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
北青報:每年公示積分情況將公示哪些信息?如何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市發改委:在保護申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達到落戶分值要求人員的具體積分情況將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申請人提交的信息將通過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和多個市級部門聯動審核、交互校驗,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積分落戶實施過程中的公平保障
北青報:如何確保積分落戶在實施過程中的公平公正?
市發改委:積分落戶的操作實施,將通過制度化的規定減少自由裁量空間,最大限度防止社會擔心的腐敗、權力尋租問題。一方面是建立公示制度,在保護申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達到落戶分值要求人員的具體積分情況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其次,將嚴格審核程序,申請人提交的信息將通過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和多個市級部門信息化聯動審核、交互校驗,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此外,將統一申請條件和指標認定標準,確保政策實施公平公正。
積分落戶不會帶來人口明顯增長
北青報:在人口調控逐步收緊的基礎上,北京為何還要出臺積分落戶政策?
市發改委:建立積分落戶制度,是國家對特大型城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明確要求。長期以來,廣大勞動者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建立一條公平公開的落戶渠道,增強其融入感和歸屬感,是本市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再者,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多層次人力支撐。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本市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時,要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積分指標體系的設計,是立足于城市戰略定位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北青報:積分落戶政策實施后,本市常住人口是否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增加?
市發改委:政策是將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的符合條件的常住外來人口轉為戶籍人口,這意味著積分落戶的人群是已經長期在北京生活的人群,因此短期看,這一政策不會導致常住人口的明顯增長,但長期看有投靠落戶政策的累積效果,會對人口總量帶來壓力。
北青報:《辦法》提出,將根據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對積分落戶指標體系適時提出調整方案,是否會形成機制?
市發改委:政策的試行期為三年,每年我們都會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試行三年后,將根據實施情況和問題對政策進行完善,使政策設計更加科學可行。(記者 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