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礎,改善辦學條件。繼續實施省級規范化中職學校項目建設,遴選啟動第二批省級示范性及優質特色中職學校建設。推進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啟動省級優質高職院校培育工程。加強與企業共建共享,繼續在中職學校建設一批具有教育、培訓和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的校內實訓基地,在高職院校建設一批具有教學、科研、開發、生產和培訓等多種功能、特色鮮明的校內實訓基地。
抓重點,促進內涵提升。完善專業設置“負面清單”和信息發布制度,推進中、高品牌專業(群)建設計劃,推動職業院校進一步瞄準產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調整專業結構。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技術規范的有效對接,以能力遞進為主線,加快建立中高職相互銜接的課程體系,支持制定中職、高職與應用型本科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學生與崗位需求相符的職業能力。完善校企對話制度,支持學校與知名大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優化職業教育與企業技術技能人才雙向交流機制,推進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破難點,優化評價機制。建立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推動職業院校建立人才培養內部質量保證機制。建立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從2017年入學新生開始,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科學評價,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特色發展。
優服務,提升治理水平。開展規范辦學行為大檢查,推動學校落實《山東省職業院校基本工作規范》,進一步提升招生、學籍、課程、教學、教師、質量等方面管理水平。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完善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教師技能大賽、信息化教學大賽、“文明風采”大賽等制度,為學校和教師成長搭建平臺、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