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突飛猛進,尤其在“互聯網+”這一新形態、新常態的進一步驅動下,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在教師培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遠程培訓更成為鄉村教師培訓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不斷提高鄉村教師遠程培訓質量,也成為各級政府職能部門、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培訓組織、互聯網機構,乃至鄉村學校和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基于此,課題組開展了“鄉村教師遠程培訓效果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旨在通過發現鄉村教師遠程培訓面臨的問題,構建提高鄉村教師遠程培訓質量的有效路徑。
調查概況
本調查所指的鄉村教師是指國家規定在鄉中心區學校、村小學校、教學點工作的教師。通過“問卷星”平臺,采用方便取樣和滾雪球取樣的方式向鄉村教師開展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407份。開展12名鄉村教師遠程培訓狀況及效果的結構訪談。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
調查對象分布如下:
性別:男教師47.5%,女教師52.5%。
學歷:高中0.9%,專科13.6%,本科82.9%,碩士研究生2.1%,博士研究生0.4%。
學段:小學教師58.8%,初中教師31.9%,高中教師9.2%。
類別:校長4.1%,書記0.5%,副校長1.5%,中層管理干部12.0%,學年組長1.6%,教研組長11.5%,普通教師68.8%。
專業榮譽:特級教師0.4%,省級學科帶頭人0.1%,市級學科帶頭人0.9%,區級學科帶頭人2.2%,省級骨干教師1.4%,市級骨干教師5.7%,區級骨干教師10.5%,普通教師78.7%。
職稱:正高級教師0.4%,高級教師11.4%,一級教師43.1%,二級教師34.0%,三級教師2.0%,未評職稱9.1%。
教齡:5年以下24.4%,6—10年17.2%,11—15年11.9%,16—20年19.5%,20年以上27.0%。
調查發現
1.鄉村教師認可當前參加的遠程培訓。
從總體上看,鄉村教師對所參加的遠程培訓在培訓內容、培訓平臺、授課教師、培訓效果四個方面均比較認可,平均比例接近60%,其中,非常認可的平均比例近20%,不認可的平均比例低于8%。其中,鄉村教師最為認可的是授課教師,比例為61.7%,不認可的比例僅為5.9%;其次為培訓平臺,認可的比例為59.5%,不認可的比例為6.6%;第三為培訓效果,認可的比例為54.3%,不認可的比例為7.2%;最后為培訓內容,認可的比例為53.8%,不認可的比例為8.1%。近35%的教師認為這四個方面表現一般。
2.鄉村教師普遍認可授課教師水平高。
在授課教師認可中,鄉村教師最為認可教師的授課水平,比例為68.0%,不認可的比例僅為3.4%;其次為教師授課形式靈活,認可比例為60.3%,不認可的比例為5.4%;第三為教師答疑互動好,認可比例為56.8%,不認可比例為8.7%。教師授課水平認可度高于授課教師答疑認可度11.2個百分點,教師答疑互動不認可高于教師授課水平不認可5.3個百分點,兩者存在明顯差距。近32%的教師認為這三個方面表現一般。
3.鄉村教師普遍認可遠程培訓平臺快捷方便。
在遠程培訓平臺認可中,鄉村教師最為認可平臺快捷方便,比例為62.9%,不認可的比例僅為5.3%;其次為平臺研討互動設置較好,認可比例為58.5%,不認可的比例為6.9%;第三為穩定流暢,認可比例為57.1%,不認可的比例為7.8%,比快捷方便高出2.5個百分點,兩者存在差距。近34%的鄉村教師認為這三個方面表現一般。
4.鄉村教師認可遠程培訓提高了教師素質。
在遠程培訓效果中,鄉村教師認可通過遠程培訓提高了專業理念與師德的比例最高,為59.1%,不認可的比例為6.6%;認可提高了專業知識的比例為52.8%,不認可的比例為7.2%;認可提高了專業能力的比例為51.0%,不認可的比例為7.8%。但38.5%的鄉村教師認為這三個方面表現一般。
5.鄉村教師普遍認可遠程培訓內容實用。
在遠程培訓內容中,鄉村教師認可培訓內容新穎的比例為55.7%,不認可的比例為7.8%;認可培訓內容針對性較強的比例為54.8%,不認可的比例為7.3%;認可培訓內容實用性較強的比例為51.0%,不認可的比例為9.1%,這一比例為所有不認可的維度中比例最高。近38.0%的鄉村教師認為這三個方面表現一般。
分析與討論
經過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不同類別、不同學歷、不同專業榮譽的鄉村教師對遠程培訓的認可度不存在差異。
2.不同性別教師在對遠程培訓認可度上存在顯著差異,男教師的認可度明顯低于女教師。
3.不同年齡鄉村教師在對遠程培訓認可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年齡越大對遠程培訓認可度越低。
4.不同教齡鄉村教師在對遠程培訓認可度上存在非常顯著差異,教齡越長對遠程培訓認可度越低。
5.不同職稱鄉村教師在對遠程培訓認可度上存在不同程度差異,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對遠程培訓認可度較低。
6.小學教師與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對遠程培訓認可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不存在差異,小學教師認可度均值較高。
7.鄉村教師參加培訓的主動性與對遠程培訓認可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越積極主動參加遠程培訓的教師,對遠程培訓的認可度越高
8.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強弱與對遠程培訓認可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計算機應用能力越強的教師,對遠程培訓的認可度越高。
9.工學矛盾是鄉村教師參加遠程培訓面臨的主要困境,越是認為工學矛盾突出的教師,對遠程培訓認可度越低。
58.6%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大,沒有充裕的時間參加遠程培訓,13.4%的教師認為參加遠程培訓沒有困難,8.0%的教師認為個人沒有積極性,7.5%的教師認為硬件設施跟不上,4.8%的教師認為培訓平臺不穩定,4.1%的教師認為家庭負擔重沒有時間參加遠程培訓,領導不支持參加遠程培訓的比例僅占1.4%。
建議
1.采取多種途徑補充鄉村教師數量,降低鄉村教師工作量,保障鄉村教師參加遠程培訓時間。
近年來,尤其是《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以來,各級政府通過實施特崗計劃、支教、教師交流等途徑,為鄉村學校補充了一定數量的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鄉村教師不足的問題,但隨著提高教育質量,尤其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成為重中之重,通過加強鄉村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成為重要途徑時,每5年360培訓學時成為基本要求,鄉村教師數量的不充足造成鄉村教師在工作與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方面的矛盾日漸凸顯。因此,多種渠道加快補充鄉村教師依然是解決鄉村教師沒有時間參加遠程培訓的重要途徑之一,除繼續實施特崗計劃、支教、教師交流等方法之外,可實施定向培養,選招優秀初中畢業生到師范院校攻讀五年制專科、六年制本科學歷,畢業后補充和儲備鄉村教師的優秀師資。可以返聘退休優秀教師,招聘熱愛教育事業,并志愿服務于鄉村的退休優秀教師,實現有質量的數量保證。
2.加強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
調查數據顯示,計算機應用能力越弱的鄉村教師,往往對遠程培訓效果認可度越低,這就意味著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在提高遠程培訓質量中至關重要。調查發現,計算機應用能力弱的鄉村教師中40歲以下占31.4%,40歲以上占68.6%,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鄉村教師中40歲以下達到71.7%,而40歲以上則僅占28.3%。在訪談的5位40歲以上的鄉村教師中,其中的4位教師就反映由于自身計算機應用能力非常弱,無法很好地應用遠程培訓平臺,又不好意思總是請教其他老師,時間一長甚至對遠程培訓產生抵觸情緒,造成既不愿意參加,也認為遠程培訓效果不好、質量不高。因此,加強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至關重要。盡管2013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明確規定教師每五年50學時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但在實際中往往忽略了計算機相關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因此,一方面可以通過集中培訓的方式專門開展針對40歲以上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訓,另一方面可以學校為單位,請本校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年輕教師培訓老教師,以此提升鄉村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
3.加強遠程培訓中的互動性。
訪談中,鄉村教師普遍認為遠程培訓平臺的互動性不足,授課教師與學員雖有互動,但不僅滯后,而且也不能滿足所有教師需求,往往是共性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往往被忽略。因此,在遠程培訓平臺建設中,應進一步設置多渠道的互動平臺,并能得到授課教師的及時回復。同時,加強遠程培訓輔導教師隊伍建設,讓他們成為授課教師的得力助手,使他們不僅是鄉村教師在遠程培訓中面臨問題的搜集者,而且也能成為鄉村教師在遠程培訓中面臨問題的解決者。
4.加強遠程培訓需求調查,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教齡、不同職稱鄉村教師開展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培訓。
教師職業的專業性要求不同教師對培訓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齡、不同教齡、不同職稱的鄉村教師對遠程培訓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加強培訓需求調查,是完善遠程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鄉村教師的實際需求,在符合國家培訓標準的基礎上,在培訓內容設置、培訓平臺建設、授課教師選擇上不斷調整完善,進而提高質量并滿足鄉村教師遠程培訓的獲得感。
5.加強鄉村教師終身學習理念和能力培訓。
調查數據顯示,越是積極主動參加培訓的鄉村教師,對遠程培訓的認可度越高,這也體現了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自我專業發展需求,在遠程培訓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更體現了對“活到老學到老”或者“學無止境”的特殊需要,教師也包括鄉村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養成主動的、不斷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學以致用的和優化知識的良好習慣,教師自身更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在鄉村教師培訓中要加強終身學習理念和學習能力的培訓,樹立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解決問題的意識,明確學歷只能代表過去,學習能力才是專業發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