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臨床醫學院殷小平主任醫師作為中華放射學會傳染病學組成員之一,在做好科室防控工作外,同國內40余位從事感染(傳染病)影像工作專家一起晝夜奮戰,編制《新冠狀病毒肺炎影像診斷指南(第一版)》(中英版)上線發布,并連夜制作了《新冠狀病毒肺炎影像診斷指南解讀》PPT,為國內影像學領域提供重要參考。殷小平團隊還與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地壇醫院、佑安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保定人民醫院以及河北省其他幾個地區傳染病醫院合作,收集了大量新冠肺炎的臨床資料及影像圖像,團隊夜以繼日撰寫《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等5篇關于兒童輕型、普通型以及妊娠期新冠肺炎的論文和個例報道,為戰斗在一線的影像同道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生命科學學科科技扶貧專家王謙結合多年科技研發和扶貧工作實際,撰寫了《發菌速度可管控防疫生產兩不誤——當前對河北省黑木耳春耳菌袋發菌管理的建議》《疫情對中華鱉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指導水產、種植等行業有序開展生產自救。中藥學學科發揮中醫藥優勢,查典籍、索驗方,挖掘研究新冠肺炎有效預防方劑,依據保定市及雄安地區地域特色,整理出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為靶標的方劑,并向衛健部門建言獻策。中醫學學科成立網上義診突擊隊,開展網絡惠民義診活動,為相關防疫中藥生產企業做好網上咨詢服務,同時,通過脈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研究香囊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機制,助力一線防控人員。
學校還充分挖掘優勢,組建教師智囊團,撰寫“疫情防護知識”“疫情期間營養膳食”“疫情期間心理調適”“如何使用消毒劑”等科普文章30余篇,為社區、鄉村、學生家長宣講、普及新冠肺炎科學知識及科學防控方法,依托各類網絡與新媒體平臺,宣傳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精神,解釋野生動物、野味等概念,區分養殖動物與野生動物,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用科學事實說話,回應群眾疑問,增強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疫情面前,全校科研人員彰顯了責任與擔當,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傳播專業知識,為打贏“抗疫”阻擊戰做出了應有貢獻。